花开花落、日出日落等自然现象常常给我们一些启示,这些启示被我们的祖先总结下来,流传了几千年,成为指导他们生产生活的农业谚语。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真理。今天,和大家分享“一场冬雪一场财,一场春雪一场灾”这句谚语。这句谚语告诉了我们什么呢?
首先,让我们来看看全国最新的天气情况。
雨夹雪
11月20日20时至21日20时,新疆沿天山地区、西藏东部、甘肃河西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。
吉林东部、西藏东南部、四川盆地、海南岛、台湾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。
内蒙古中西部、辽东半岛、山东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~6级风,台湾海峡、巴士海峡、南海大部海域有6~8级风,阵风可达9级。
全国降水量预报图(11月20日20时-21日20时)
一场冬雪一场财,一场春雪一场灾
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冬天的雪对庄稼有利,产量也很好,但春天的雪对庄稼来说是灾难。
人们可能会问,都是下雪,为什么不一样?区别就是冬天还是春天下的雪。因为答案完全不同。
冬天到了,北方大地,结了一层冰,天上飘的雪,就像毯子盖住越冬的庄稼,使它们保持温暖和湿润。它们不仅能杀灭土壤表层害虫,还有利于作物的健康生长。
然而,春天本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,或者是春雨绵绵的景色。如果雪来了,则预示着天气寒冷混杂,这是一种倒春寒现象,突如其来的低温,不利于作物的茁壮生长。
一场冬雪一场财
在冬天,农民已经收获并储存了田地里的所有作物,所以自然不会影响田地里的作物。
对于有作物的土地来说,冬雪是比肥料更好的养分。它可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。
1.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
雪可以隔绝冷空气,更好保护作物。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,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,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,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,所以,受雪保护的庄稼可安全过冬。
2.庄稼储存水分
雪可以为作物储存水分,此外,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。雪水渗入土壤,相当于施用一次氮肥。用雪水喂养畜禽,灌溉农作物,效益显著。
3.杀死田间害虫
如果冬季气温比较暖和,田间的虫卵还不足以冻住。如果让它们安全地度过冬天,它们将在来年危害庄稼,从而导致歉收。
如果能下几次雪,气温下降,就能消灭田地里的大部分害虫。
所以,无论是冬季的庄稼还是新一年种植的庄稼,冬雪都会继续滋养大地。
春雪
一场春雪一场灾
但是,春雪,它不再那么可爱。这句谚语的意思是,春雪会变成灾害时,它警告人们不要忽视自然的脆弱性。
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、生机勃勃的季节,但春雪的出现可能会给这片孕育新生命的土地带来毁灭性的打击。
春雪可能导致农作物受损、树木断裂,甚至对牲畜造成伤害。更严重的是,大规模春雪可能引发洪水、泥石流等自然灾害,对人类社会构成严重威胁。
春雪对农作物的危害体现在:
首先是它会对农作物造成冷损。春季是大多数作物的生长季节,冷害会导致农作物根部营养减少,因为根本就难以吸收,所以养分的运转很困难。如果此时受到冷损伤,可能会导致生长迟缓。
其次,春天一到,许多细菌和微生物就开始活动,雪地里就会混杂着许多病毒细菌。
土壤上的积雪起到了保温的作用,这对冬天在地下挖洞的害虫有利,也容易导致春天的害虫,对作物生长不利。